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桐墨小說 > 都市 > 將門梟虎的小說閱讀 > 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降者眾多

將門梟虎的小說閱讀 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降者眾多

作者:吳年柳香 分類:都市 更新時間:2024-05-24 03:38:26

-原本駐紮在蚌埠邊上,領有水軍戰船二萬人的錢明忠。

率領戰船沿江東下,來到了運河內的一座渡口停下,重新建造水寨,搭建帳篷。

與此同時,他也派人打探前方訊息,與關係好的將軍互相聯絡,觀望局勢。

冷風呼呼吹著,水寨內的旌旗,獵獵作響。

中軍大帳內。

錢明忠得知了**、滁州相繼被攻破,守將戰死,不由的沉默許久。

他駐紮在蚌埠城外的時候,與二城將軍都有書信、公文往來。

漢軍渡河,不過十日。

二城陷落,守將戰死。

局勢已經大大不同。

“哎錢明忠長歎了一聲,滿臉悲涼的對站在自己麵前的心腹,劉德盛說道:“德盛。皇楚國祚,將要終結了

劉德盛沉默片刻後,拱手問道:“將軍,我們該何去何從?”

“我不能做個叛賊,更何況我家小還在南方

“我要回去長江,回到南京

錢明忠說道。

“將軍忠心,但我恐怕會有很多軍官、戰兵會逃跑,甚至是將領成建製叛逃劉德盛說道。

“不用管了。亡國之時,各奔東西吧

錢明忠擺了擺手,說道。

“是劉德盛點了點頭。

然後,錢明忠便把**、滁州陷落訊息以及自己要回軍南京的命令,傳達了下去。

造成了軍中動盪。

但是表麵上,軍隊還維持團結。各將指揮自己麾下的戰兵,收拾營帳,搬運糧草,準備出發。

水軍的好處,是可以日夜趕路。

晚上。

星光璀璨,明月當空。

錢明忠的水軍,沿著運河,往揚州方向而去。舟船綿延不絕。

早上,河麵上籠罩著淡淡的薄霧。

錢明忠起了一個大早,洗漱吃飯後,走到了甲板上,看向南方。

霧氣漸漸散去,河麵上很荒涼。

冇有一艘商船。

這裡可是運河啊,揚州就在前方。

正所謂。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

現在兩軍交戰,揚州一帶竟然衰敗成了這個樣子。

錢明忠左手握著腰間刀柄,心中充滿了悲涼。

“嗖嗖嗖!!!!”就在這時,一艘戰船以極快的速度,靠近了錢明忠的旗艦。

兩船接近之後,戰兵用粗大的繩子,連接二船後拉進。

一名軍官登上了旗艦,對錢明忠彎腰行禮道:“將軍。小人剛纔清點了一下,戰船少了十二艘

錢明忠神色平靜,說道:“人各有誌,不必管了

“是軍官聞言驚愕,仔細看了看錢明忠的臉色之後,躬身應是,轉身回去了自己的船隻。

白天戰兵不敢光明正大脫離大隊人馬。

但一到晚上,錢明忠的水軍就少了十二艘戰船。

他這一路南下,先到達揚州,再進入了長江。等錢明忠率部到達南京附近渡口的時候。

二萬精銳水軍,隻剩下了一萬出頭。

逃亡者過半。

到是將軍們,或因為忠誠,或因為家眷在南京,而冇有一個人逃亡的。

錢明忠的情況,隻是江淮上的一個縮影。

包括淮安城在內。

整個江淮防線上的重城、水軍,都有不同情況的戰兵逃散。

主將無法禁止。

人心已經冇了。

王氣已經散了。

而這些逃散的兵馬,很多都是成群結隊,前往**、滁州,投降漢軍,少數流落民間,成了賊寇。

滁州。

計劃趕不上變化。

吳年原本是打算等征服整個江淮,纔給陳耀宗新成立的萬戶,補足兵馬。

既然這些楚軍大批量的來到滁州投降,他就順勢讓陳耀宗收編了。

這些楚軍戰兵原本就是精銳,現在楚國已經在滅亡前夕。

他們投降的相當坦誠,冇有幾個心懷鬼胎的。因而收編與訓練的工作,進行的十分順利。

下午。

吳年乘坐鑾輿,在左右的隨從下,觀看了陳耀宗練兵後,回到了滁州城。

陳耀宗的能力很強,兵練的非常好。

他非常滿意,賜給了陳耀宗金銀財寶,也犒賞戰兵。

回到行宮之後,吳年帶著近臣們來到了書房坐下。他抬頭對眾人說道:“現在江淮各城的楚軍都衰弱了

“是時候席捲江淮了

頓了頓,他對北條氏政道:“傳令去**,讓劉雲長守城,繼續練兵。其餘兵馬,直撲和縣

“傳令王貴、張聲、衛破虜、京極道三

“讓陳耀宗守備滁州城

“他們隨我一起,回去蚌埠

“來個回馬槍,先吞蚌埠,後滅合肥

“是北條氏政躬身行禮,聲音洪亮。

雖說好馬不吃回頭草。

但今個兒,吳年就是吃了。

次日一早。

漢軍調兵遣將。

陳耀宗率部進入滁州,接管防務。吳年率領四個萬戶馬步軍,沿著大道北上。

這日上午。

漢軍順利來到了蚌埠城外。

加上原本負責鎖城的四個萬戶馬步軍,足足有八個萬馬步軍,把蚌埠城團團圍住。

吳年進入中軍大帳坐下,抬頭看向麵前文武,說道:“王思遠也算是一條漢子,就這麼死在蚌埠,實在是可惜

“李礦。你去城中勸降,就說這是最後一次了

“明天寡人就攻城

在這樣的局勢下,吳年派遣了許多批的人入城勸降。蚌埠將軍王思遠,都咬牙冇投降。

“是學士李礦站了出來,躬身行禮後,轉身離開了。

過了許久後,他折返了回來。

王思遠不肯投降。

吳年雖然可惜,但也冇有再說什麼。

他下令全軍,養精蓄銳。

明日擂鼓攻城。

但計劃趕不上變化。

當夜。城中就叛亂四起,亂兵殺了王思遠,拿著首級來向吳年投降。

吳年口頭撫卹,當夜冇有入城。

次日一早。吳年率領軍隊進入蚌埠城,並處理降兵一事。

還有論功行賞。

雖然事情做的不地道,但叛亂的人都是有功的。

當然。吳年也照舊,把王思遠厚葬了。

至此。

江淮防線的三條進攻路線,東西中。

中路已經被吳年打通了。漢軍的糧草輜重,可以源源不斷的獲得補充。

與此同時,和縣也傳來好訊息。

漢軍攻破城池,兵鋒到達采石了。

吳年的目光,轉向了西方重城。

合肥。

-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