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桐墨小說 > 曆史 > 從猴子開始 > 那些歧視女子的名士或大師們在線免費閱讀

唐朝是我國曆史上女性比較受尊重的時期,女權地位恐不亞於今日。楊貴妃曾經讓“兄弟姐妹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遂“致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雖是個案,卻說明瞭時人若養一個有用的女兒,便可雞犬昇天的現象。

有唐一代還出過武則天、太平公主、上官婉兒這樣的政治人物,也出過薛濤、魚玄機、李冶、劉采春這樣的女詩人,可以說曆朝曆代的女性都難望唐時女子項背。

然而畢竟當時法律冇有男女平等一說,所以當時高官、富人和名士都可以名正言順地納妾蓄姬,頗像當今的某些富豪養小三小四

對很多名士,女人是生活用品,猶如今天美酒、豪車名宅新手機一般,你從他們的言行裡絲毫看不出其對女性的尊重,反而以玩弄女性為榮為樂。

比如後人景仰的詩仙李白,一生妻妾眾多,家中蓄有數姬,還依然遊冶無度——其《對酒》詩寫道:

葡萄酒,金叵羅,

吳姬十五細馬馱。

青黛畫眉紅錦靴,

道字不正嬌唱歌。

玳瑁筵中懷裡醉,

芙蓉帳底奈君何!

此時李白二十有七,家中有妻有妾,卻依然調戲未成年少女!

還有那位劉禹錫同學,去司空大人家裡赴個宴,看到人家的姬妾歌舞精妙,忍不住大感其慨:

高髻雲鬢新樣妝,

春風一曲杜韋娘,

司空見慣渾閒事,

斷儘蘇州刺史腸。

得!這一感慨留下了“司空見慣”的成語,還讓司空大人像贈送筆記本一樣把漂亮的姑娘送給劉刺史做了人情。

所以我呢,就奉勸那些一心想穿越的女孩子還是不要穿越,免得被人一不小心當作禮物隨便送給彆人了

唐時名士如此,宋名道學家理學家更是不把女性當人看,直至近現的所謂“名士”也依然從骨子裡瞧不起女性。

比如提出“茶壺茶杯”論辜鴻銘,雖然自號學貫中西,骨子裡卻納妾製度的衛道士。民國時,已經開始流行一夫一妻製,追求男女平等的進步人士批評辜鴻銘的腐朽思想,責問他:“為什麼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女人卻要從一而終?”

辜鴻銘一副毫不理虧的樣子,悠悠然回懟道:“男人就像茶壺,女人呢,好比茶杯,一個茶壺多配幾個茶杯天經地義,而一個茶杯配上幾個茶壺則是萬萬不可的。”

這段混賬邏輯至今還被某些人津津樂道,奉為圭臬。

我以為,男人和女人都是人,茶壺和茶杯隻不過材質花色不同而已

還有一位被稱作“國學大師”的先生,儘管他的夫人也是飽學之士,他自己也被稱作“寵妻狂魔”,但在他的論調裡,女人和才學是不搭邊的,也許他纔是“明明可以靠顏值吃飯卻偏偏要靠才華”

這一論調的始作俑者。他在作品中寫道:“說女人有才學,就像偏偏讚美一朵花,說它在天平上稱起來有白菜番薯的斤兩。

白居易晚年歧視女性,逼女子自儘,成人生汙點

兩鬢花白的白居易,正斜倚在床榻上,這時,仆人湊近他耳邊,小聲說:“關盼盼絕食自儘了。”他猛地睜開雙眼,悔恨之意頓生。

就在剛纔,他正用昏花的眼睛,似有似無的看著載歌載舞的小蠻和樊素。

這兩位美麗家姬,也是給予他靈感的女人,“素口蠻腰”,就是對她們的讚譽。

但是,白居易對她們已經感到索然無味了,可能是因為喜新厭舊的秉性,10年內他已經換了三批家姬。

當然,這10年裡,他的牙齒也漸漸鬆動,身體變得羸弱。他的頭髮越發稀少,鬍鬚也如枯枝一般耷拉著。

音樂中,他恍恍惚惚,彷彿進入夢境:

16歲,他便寫出“野火吹不儘,春風吹又生”的佳句,少年成名,才華橫溢,走到哪裡都被簇擁,有很多粉絲。

年輕時,他渴望建功立業,麵對唐朝的衰落,政局的動盪,他積極向皇帝進言,並受到皇帝重用和提拔。

但是,因為壯年氣盛,直言無忌,招惹了強大的敵人,導致他被髮配江州做司馬,在這裡,他偶遇琵琶女,感慨“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那時的他,對女子還有同病相憐之歎,也仍然對前途懷有希望。

再次回到京城,他的風格依然不改,甚至和好友元稹翻臉,在政治集團激烈的傾軋和鬥爭中,他跌跌撞撞,傷痕累累。

到了晚年,雖官至太子少傅,卻已無實權,他已經被排擠到了政治鬥爭之外,成為棄子。

這時候他才真切感覺到:個人的意願,在巨大的政治漩渦中,顯得是多麼渺小……

他妥協了,開始了紙醉金迷,醉生夢死,享受著美女環繞的晚年時光。

正在他雙眼迷離,回想一生的時候,仆人稟報,已故好友張愔的妾室、也是當時的才女關盼盼,竟然絕食而死了。

白居易猛地起身,他迷離的眼神有驚訝,有愧疚,有茫然……他呆立良久。

他無力地伸出枯手,擺了擺,示意小蠻和樊素離開。

他知道,她的死,與他有關。

好友張愔死後,關盼盼獨居十年冇有再嫁,白居易寫了詩一首送給關盼盼,感慨好友對她用情至深,並譴責她為何不去殉情,成就貞潔名節。

關盼盼讀罷羞愧難當,為了明誌,絕食而死。

關盼盼的死,讓白居易心生懊悔。

後來,一次大病之後,白居易大概覺得來日不多,便將鐘愛的小蠻和樊素和其他家姬都遣散了。

到了垂暮之年,詩魔白居易為了排解精神的空虛,耽於女色,視女性為男人附屬品,鼓勵夫死殉葬。但是,女人也有尊嚴,擁有寶貴的生命。

晚年的白居易,你可曾憶起,那潯陽江頭和琵琶女同病相憐,如覓知音的感覺。

那時,你移船相邀,對充滿才情的琵琶女女,甚為尊重……

有太多人,如白居易一般,少年得誌,渴望建功立業,最終壯誌未酬,卻努力踐行著“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信念。

而你,晚年荒唐。

雖然,在古代封建社會,逼死一位女子算不了什麼,但是,從今天世人的眼光看去,對生命的尊重,是最起碼的底線。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選自網絡,書籍,報刊)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